廣東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深圳開啟“樹藝師”職業技能培訓
5月26日,廣東省林業科技服務年暨科技活動周送科技下鄉活動在梅州市平遠縣八尺鎮舉行。近日,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林業發展中心開展了主題為“科技強林促增收,知識產權普法周”的林業科技周活動?!盎ㄋ噹煛薄皥@藝師”大家可能耳熟能詳,而“樹藝師”卻是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近日,在廣東深圳,“樹藝師”職業技能證書發布暨開班儀式在蓮花山公園舉辦。 Continue reading 廣東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深圳開啟“樹藝師”職業技能培訓
5月26日,廣東省林業科技服務年暨科技活動周送科技下鄉活動在梅州市平遠縣八尺鎮舉行。近日,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林業發展中心開展了主題為“科技強林促增收,知識產權普法周”的林業科技周活動?!盎ㄋ噹煛薄皥@藝師”大家可能耳熟能詳,而“樹藝師”卻是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近日,在廣東深圳,“樹藝師”職業技能證書發布暨開班儀式在蓮花山公園舉辦。 Continue reading 廣東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深圳開啟“樹藝師”職業技能培訓
農業文化遺產從某種意義下體現了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文化景觀的綜合特點,是一類復合性遺產。需要地方政府組織相關專家和文化學者,認真梳理整合相關的內容,組織編寫出農業文化遺產相關的科普讀物,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和研學旅行課程,讓這些散發著濃厚土地芬芳的教材走進學生的心田,讓農業文化遺產成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項目。 Continue reading 農業文化遺產集自然,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為一身,如何保護和發展?
2022年年初,在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就指出了要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智慧農業發展。接著,國務院又印發了《“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這一政策規劃進一步明確發展智慧農業,建設一批數字田園、數字灌區和智慧農牧漁場。近日,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分區分類創建100個左右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Continue reading 智慧農業:2022年初連發5政策,今年擬創約100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近年來,湖北武漢和鄂州兩地圍繞“湖清、水優、岸綠、景美”目標,加大梁子湖水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梁子湖的水質與生態持續改善,成為候鳥棲息地。3月初,梁子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不時有大雁、天鵝、野鴨等從頭頂飛過,在領頭鳥的帶領下,向著北方飛去。萬傾碧波之上,一群群精靈翩然起舞,冬候鳥陸續集結北遷的美景不時出現。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四十屆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暨鳴翠湖第十六屆愛鳥周活動拉開帷幕。 Continue reading 湖北第二大湖泊成為候鳥棲息天堂,寧夏啟動“愛鳥周”科普教育活動
讓農業文化遺產活起來,需要充分發揮其在農產品供給、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多種功能,提升其多元價值。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僅僅依靠各種組織、規范遠遠不夠,要想讓文化迸發出生機,需要每一位村民的積極參與。還需要地方政府組織相關專家和文化學者,認真梳理整合相關的內容,組織編寫出農業文化遺產相關的科普讀物,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和研學旅行課程,讓這些散發著濃厚土地芬芳的教材走進學生的心田,讓農業文化遺產成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項目。 Continue reading 如何保護發展農業文化遺產:建立參入激勵機制,以產業促推合理利用
向陽草木青,明媚春光暖,又是一年春歸時。位于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境內的安民山到處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山腳下的層層梯田里,綠油油的麥苗長勢喜人,像一張偌大的綠地毯盤繞在安民山四周。小喬木側柏更是以其常綠的樹葉為安民山帶去清心去煩的馨香,“花之貴妃”的海棠正紛紛美麗妖嬈的競相開放,攀緣在墻壁巖石上的爬山虎也悄悄穿上了綠裝。許多群眾正在安民山腳下的花海中、池塘邊、步行棧道上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 Continue reading 生態修復復墾案例:山東廢棄礦山治理3年后成鄉村游網紅打卡地!
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的“山西特色鄉土草種植物標本”制作大賽正式啟動,該大賽將于2022年9月10日結束。大賽目的是進一步彰顯草原的生物多樣性特點,展現山西草原的獨特自然魅力。目前,雅安名山區茶葉種植面積達到35.2萬畝,以茶葉為依托,名山區大力發展“茶+桂”“茶+花”“茶+果”復合模式,走出了一條茶旅融合發展的路子,發展休閑鄉村旅游,撐起了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半壁江山,這在全川乃至全國都不多見。 Continue reading 山西啟動鄉土植物標本制作大賽,四川名山打造農茶旅融合新樣板
貴州省林業局召開中德財政合作貴州省森林可持續經營項目總結暨自然教育基地建設會,項目建設過程中引進了德國自然教育理念,中德合作在貴陽長坡嶺建成全國省會城市第一個森林體驗教育中心 ,發布第一批省級自然教育基地10個,推動貴州省自然教育的發展。以豐富自然資源為依托,眉山片區將“瓦屋四季”主題的自然科普課程,延伸為“生態行、科考匯、小衛士、童年夢、美育家、生存營”六大自然教育主題,設置了4個碧山課程、4個映雪課程、21個特色課程和18個擴充課程。 Continue reading 貴陽建成首個森林體驗教育中心,四川打造山水自然教育課程體系
《工作方案》要求,加強耕讀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支持涉農高校依托農科教基地、農業文化遺產地、國家現代農業園等社會資源,以及農民豐收節、美麗鄉村建設等活動,建設一批耕讀文化教育實踐基地,打造一批勞動教育品牌項目,每學期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到農村、到林區、到實踐基地、到生產一線現場調研考察、實地學習,增強學生服務“三農”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突出“耕”“讀”結合,構建課程教材體系。突出知行合一,強化耕讀實踐教學。 Continue reading 中小學與農業大學:如何探索新時代耕讀教育模式?
安徽省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的試點示范,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改善了農村環境,推動了城鄉融合發展。內江市運用市中區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平臺,探索出“3+”模式打通用地瓶頸,盤活閑置資源,推進多元創收宅基地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助力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普遍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發展符合鄉村特點的鄉村旅游、餐飲民宿、文化體驗等新產業新業態 Continue reading 盤活利用農村閑置住宅:安徽突出“四個強化”,內江市“3+”模式
總的看,這幾年海南的實踐表明,共享農莊符合新發展理念,符合共同富裕目標,符合海南實際。目前,江蘇、湖北、北京、四川、江西等地也在積極發展共享農莊。海南將學習借鑒其他兄弟省份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提升共享農莊建設水平,把共享農莊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海南在發展共享農莊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政策堵點和痛點,主要集中在規劃銜接不到位、用地難、融資難三個問題上。為此,海南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Continue reading 共享農莊的“三贏之道”與“三難之解”:海南好經驗好做法總結
10月31日,由果殼主辦的2021農業生物技術科普大賽線上預選賽正式結束。本次大賽預選賽自8月16日上線以來,共吸引了全國范圍內超過30.5萬人次參加。無土栽培是最近100多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栽培的新技術。由于不使用天然土壤,而是通過基質吸收營養液或直接使用營養液灌溉根部進行栽培,故被稱為無土栽培。只要有一定的栽培設備和有一定的管理措施,通過溶有礦物質的營養液或在某種栽培基質中就能正常生長并獲得高產。 Continue reading 2021農業生物技術科普大賽太火爆,未來農業生產的新趨勢
漯河全市已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7個,其中省級聯合體20個。全市100多家龍頭企業、200多家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進入聯合體發展,年產值突破900億元,輻射帶動農民25萬戶,戶均增收3000元。臨潁縣發展5G智慧辣椒種植項目將結合臨潁縣現有產業優勢,重點建設融合辣椒良種繁育、智慧種植、倉儲物流、休閑觀光、科普培訓為一體的現代化辣椒產業示范園,引領帶動本區域辣椒產業發展,打造臨潁縣辣椒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 Continue reading 河南漯河: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狠抓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山水靈峰休閑農業觀光園已種植水蜜桃、葡萄、櫻桃、獼猴桃等各類水果500畝,白茶250畝,一年三個盛產期,初步形成以農業促進旅游,旅游帶動農業的綜合型、融合化旅游景點。在這里,游客可以品嘗精品水果和白茶,參與農事勞作和體驗農村樂趣。魯家村開通一條全長4.5公里的觀光火車路線,環線串聯起萬竹農場、葡萄農場、野豬農場等18個不同的農場,結合農家土灶、果蔬采摘、杜高犬戰力測試、越野車賽等活動 Continue reading 湖州市安吉縣秋季鄉村采摘游:山塢村-魯家村-龍王村-余村-山川村